感谢UniApi对本博客的的大力赞助。 创作不易,如果您觉得有帮助,请 支持LIncol29! 为了让我能够继续创作更好的内容,你也可以选择订阅博客的 VIP ,包年VIP仅需10元/年,所有VIP内容免费观看
前言
我相信下面这个场景大家都应该碰到过:
做事情想太多,但总是无法付出实际行动。例如:已经规划好下一天的计划,学习、健身、外出等,但最终没有实现。疑问:这个想太多是大脑控制么,那为什么大脑控制又不让实际行动呢?自律自控能力是否可以量化?大脑是否有强弱之分?
大脑的两个系统
大脑的两个系统:
- 系统1(情绪脑 / 边缘系统):负责直觉、情绪、即时快感(例如:刷手机、吃东西、逃避任务)。
- 系统2(理智脑 / 前额叶皮质):负责理性思考、计划、自我控制(例如:学习、运动、执行计划)。
顾名思义,系统 1 我也称之为快系统,系统 2 称为慢系统。
“想太多”通常是慢系统在规划,但真正“行动”要由快系统配合执行。当快系统觉得任务“无趣”“痛苦”或“没有即时回报”时,就会抵制行动。所以不是“想太多”,而是想与做之间的神经系统没有协同。
大脑如何控制行为?
现在我们知道大脑是区分两个系统的,那么问题来了哪个系统占据主导权。
- 想太多(快系统):是前额叶在进行模拟、预测、风险评估。
- 不行动(慢系统):是多巴胺系统(动机中心)未被激活,或杏仁核(恐惧中心)发出抑制信号。
换句话说,大脑不是“一个意志”,而是不同区域在拉扯你。
行动受阻时,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:
「理智知道该做 → 情绪系统却不想做」。

现在也可以对大脑能力初步量化,但是没有去了解这方面。或许有时间了可以填下坑。
如何提升行动能力
lincol觉得主要是在于减少行动阻力,不让情绪抵触,并且能够制造激励。感觉说了很多好像但实际啥也没说。
那么想太多,做太少 -> 先立马做,啥也不想(再边做边想)
总结
想太多但不行动,不是你不够聪明,而是你的理智脑在计划,但情绪脑在反抗。
自律不是“逼自己”,而是让大脑觉得行动更容易、更有快感。
写这篇文章的时候lincol也是陷入了这种想太多,做太少的漩涡中,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留言,一起探讨探讨!!!

先做了再说